步兵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击或者调整,只能被动硬抗。
这时候已经谈不到有来有回或者战术针对,完全就是蛮力对打,看谁耐性更强。
眼看着步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下,大阵也是摇摇欲坠,可是这些步兵就是不溃散不逃亡,甚至没有任何恐惧之意。
从容地收缩队形,从一个大型阵变成两个中型阵,彼此之间还能互相掩护彼此支援,摆明了就是要在这打到死。
奴兵的装备毕竟不如青狼骑,身上没有铠甲也缺乏锋利的兵器。
很多时候就是骑在马上弯弓射箭,但是射出的箭头也有不少是骨质的,射不穿步兵的甲和盾牌。
反倒是步兵射出的箭扎到身上,那就是一个透明窟窿或者是一大块肉。
装备上的差距反馈到战场上,就是伤亡情况的不对等。
刚才青狼骑可以一个换一个,甚至一个换两个。
现在奴兵上来就是几个人才能换一个步兵。
奴兵如同海潮,唐军则如同礁石,牢牢钉在那里,任凭海浪一波波冲刷兀自岿然不动。
只不过随着冲刷,礁石正在一点点缩小、崩解,如果持续下去的话,那么礁石的损毁就是必然之事。
可就在此时,大唐的骑兵也加入了战团!靠着这支步兵所争取的时间,唐军骑兵完成了最后的整顿,随后在李世民带领下投入战斗。
只见李世民居首,身旁尉迟恭、屈突通左右护卫,大队铁骑紧随在后,一头冲入突厥军阵!李世民手中巨弓弓弦来回拨动,如同黄泉使者弹奏死亡弦音。
每一次弓弦松开,必然会有一名突厥骑兵落马。
哪怕是骑射为本的突厥健儿,面对这种射术也不由得动摇。
两千先锋青狼骑本就损失惨重,再遭到唐军主力骑兵冲击,阵线再也难以维持。
即便是再残酷的军法,此时都无法阻止部下溃逃。
当这些青狼骑纷纷后退之际,那些奴兵就暴露在了大唐骑兵的刀锋之下。
人仰马翻惨叫连连!人多势众的奴兵,本来可以靠着兵力优势来弥补质量上的差距,至少可以和唐军骑兵纠缠一时。
可是在步兵骑兵联合攻击下,奴兵的人数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反倒是因为自身战力孱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眼看着就要被唐军杀得四分五裂。
可就在此时,突厥的第三波骑兵已经赶到,挡下了唐军骑兵,颓势也得以挽救。
这一波乃是执必部正规战兵,素质虽然不及青狼骑,但是比奴兵还是强多了。
更重要的是,这一波骑兵的带兵军将,正是执必部阿贤设:执必落落。
这位执必部的军神,居然亲自上阵带兵冲锋,对于全军的士气自然是极大鼓舞。
更重要的是有他这么个人在自己后面,谁还敢不出力?
而且这些战兵也知道,阿贤设一旦有失,整个执必部都可能衰落甚至被吞并。
执必落落这招,等于是把自己当成激励士气的工具,鼓舞三军奋勇向前。
既无退路唯有前进!所有战兵呐喊着催动坐骑冲向唐军。
伴随着冲锋,漫天箭雨仿佛无穷无尽朝着唐军落下,李世民一骑当先带领着大军迎着箭雨向前冲,以最传统的突击战法应对突厥骑射!主帅对主帅,王见王!狼嚎声此起彼伏,喊杀声震动天地!两支军队的斗志都到达了顶点,眨眼之间便已经进入白刃战。
长矛、马槊、直刀、铁鞭,长短兵器上下翻飞舞起无数血花。
战马互相冲撞撕咬,嘶鸣声撕心裂肺。
铠甲破碎声、惨叫声以及尸体落地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真正的战场,而言是真正的大战情景。
从空中俯瞰下去,就会发现双方的军队已经绞在了一起,如同两股绳索互相纠缠一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掺杂彼此影响。
突厥的兵力占据着压倒性优势,但是唐军的质量更胜一筹。
尤其是经过那些步兵的舍命交战拖延时间,唐军骑兵不但完成披挂列阵,更是把状态调整到最佳。
现在正是体力、士气都在巅峰的状态。
人马始终向前突击,突厥兵马虽多,但是始终无法对唐军形成包围,相反倒是唐军一路突破,距离执必落落越来越近。
不过随着突破的进行,李世民也能感觉到阻力越来越大,骑兵的前进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容易。
执必部称雄草原多年,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哪怕是大唐精骑对上执必部的大军,也不会是摧枯拉朽轻松取胜。
而随着号角响起,第四波也是最强的一波军团已经到达战场,执必部少汗执必思力亲自统帅的青狼骑,加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