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唔,这个时间,托曹正捎带的书信,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已经到达东京,送到包不凡府上了吧……
又过了些日子,对直饮水管道搭建越发驾轻就熟的武峰,果然成功把案例移植到了陈村等其他几个小村庄,实现了清水河周边“村村通水”的阶段发展小目标。
而从中受益的乡民,除了每户给武峰和他手下的武家村子弟缴纳二两银子的月供外,还额外给他贡献了多达六百点的声望值。
也就是说,再差三百点,他就又能升级了!
想到这里,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武峰,看着面前大把的银子,上县城卖馕的干劲就愈发充足了。
说起来,最近潘金莲因为来亲戚串门,身体变得羸弱还碰不得冷水,武峰便安排她在家卧床休息。
至于他自己,则独自挑起装馕的扁担,往县城走去。
按理说,这些日子下来,武峰靠直饮水村村通工程产生的被动收入,已经基本实现了短期内的财务自由,并不需要再摆摊卖馕,但考虑到有一个大人物需要蹲守,他还是决定每天跑一趟菜市口。
这天,正义牌坊下,武峰如往常般卖完馕,正打算回家给潘金莲飙几句诗,不想,从中街同福客栈下出来的三名男子,却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见当先一人,身长七尺有余,四、五十岁年纪,体态沉稳,阔脸方正,皮肤虽黑,目光中却藏不住忠良刚烈,行头虽贱,眉宇间依然有一股正气长存——
一看那气质,就不像是普通的外来客商,倒像是官居高位的一品大员。
就连那恭恭敬敬跟随其后的两个伙计,虽然相貌平平,穿的也是普通的麻布衣服,虎口处却结着厚实的老茧,一看就是有真功夫的低调高手。
武峰见此情景,便有了几分怀疑,当即收了摊子,挑起扁担,跟随三人,往县城外走去。
远远跟着三人,一前一后出了县城,武峰本以为,他们会一路问询,往潘家庄寻去,谁知,这三人却一顿左弯右绕,把他领到了陈村!
难道说,我猜错了?
就在武峰怀疑,自己是不是盯错了人,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一名伙计却向那客商打扮的中年男人一拱手,领命向街边一个打麦子的老汉走了过去。
“老人家,向您打听个事啊,潘家庄潘六姐家,可是在前头?”
听这位仁兄一本正经地问出这话,莫说是那一脸懵逼的老丈,就连顶着大太阳,挑着货担一路小心翼翼跟过来的武峰,都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靠!
大哥,不认识路你早说啊!
既然要往南找潘家庄,你们居然硬是拐到北面陈村来了?要说南辕北辙什么的,哥谁都不服,就服你!
不过好在,这一来二去,听他几个对话间透露出的只言片语,武峰心中算是实锤了,那客商扮相的中年男人,应该就是听闻故交之女落难,马不停蹄带着亲随赶过来微服私访的包不凡。
就在武峰打算上前跟这位包青天的后人自报家门,将潘金莲之前的遭遇一五一十告知他时,包不凡却冷不丁和一名从私塾里冲跑出来的少年撞了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