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霍维华的前面一段话,还让人觉得他是在耍无赖,摆出一副光棍的架势,心里并不以为然,可是,一听到后面之语,就有一些动容了,不得不重视起来。
很显然,不仅是霍维华,就是他们这些人,也无法承受那些将士、将士家属以及战死之人的家属,全都承受不了他们的满腔怒火。
尤其是战死之人的家属,家里死了男人,本就处于弱势一方,很容易博得天下人的同情与怜悯,进而声援他们,到时候,他们这些官员,可就真得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仅要弄出《烈士法》,最后还得引咎辞官,以平民愤。
唾沫星子淹死人,这是众人的第一感觉。
放在以前,之前的几代皇帝,这些官员或许还不会有这种顾忌,还不在乎那些军人家属的口诛笔伐,堵在家门口,更不在乎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大骂贪官污吏。
譬如,一代奸相如严嵩,全天下都在骂其为奸臣,但人家还不是活得好好的,民众的唾沫星子还不是唾沫星子,并未对严嵩造成什么影响。
然而,如今之时,现在却不同了,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新任的皇帝,从登基之日起,虽然只有两年多一点,还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葱少年,但行事委实老辣,格外善于利用舆论,从而打压和除去一些官员。
以往的时候,朝廷的舆论权掌握在都察院,可是现在,舆论的主动权,却是掌握在了大明日报的手里,说直白一点,就是皇上控制着天下的舆论。
尤其是前些日子,皇上取消了风闻奏报之权,都察院的御史,再也无法像过去那般,随意参奏与弹劾,是要掌握着一定的证据,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
如此一来,不管是威望,还是权力,都察院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一直以来,都察院都是特殊的存在,与其他的衙门甚是不对付,是那么的不合群,然而,随着都察院被分权,这些官员还未来得及高兴太久,随着大明日报不断地发挥作用,表现出他的强大优势,越来越多的分社的涌现,遍布在各地,他们反而有一些怀念以前的日子了,都察院的那些御史的攻击,反而显得有一些小儿科,小巫见大巫了。
实在是,大明日报的这种造势,这种将消息迅速传遍各地的能力,搞得他们这些官员疲于应付,焦头烂额,忌惮不已。
崇祯的操纵舆论,就像是一个软刀子,冷不丁地就会来那么一下,将一个官员或某一类官员,名声搞得极臭,不得不黯然离开官场,仕途从此终结,几乎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
众人的脑海里都在盘桓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渐渐地,神色愈发的凝重起来,随着一个声音的响起,彻底打破目前的平静,屋子里的气氛也开始变得异样了起来。
“阁老,各位大人,别怪本官事前没有打过招呼,本官也和霍尚书一样的态度,三天之内,如果再没有统一的看法,没有一个应对之策,安抚渐渐情绪不稳的老百姓,我们刑部也同样这样做,发文亮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