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但说不定就会冲杀过来。小镇这边平坦,没什么地利对倭寇进行抵抗。也使得小镇的人心惶惶,不少有更偏远亲属的,也都去了乡里躲藏。
与削劲碰面,稍微了解一些镖局的情况,知道这边的人都撒出去,这两天对附近情报的搜集,兵没有多少进展。主要是与地方的言语障碍比较大,而本地人对外来人的防范心较强。
倭寇中的真倭比较好辨识,但倭寇中多数人实际上是沿海的海盗、当地的浪儿、罪犯等,这些人就很难区分了。这使得苏杭这边的人对外来人员的防备甚至会追杀,也是他们自保的一种手段。
这样的前提下,要做好情报工作,难度确实不小。杨继业也理解,便让削劲和他手里的人,尽可能找当地的人员,发展一批外围成员出来,如此就可解决不少问题。
至于开支上,完全可按照情报的作用来支付,只要有人提供消息,就可支付对方一定费用,自然会有人愿意帮忙。
往小镇而去,很明显看出小镇已经走掉不少人。泾延镇确实不大,杨继业带着巫豹和杨猛、以及巫素贞出现在街道,引起街道一些人侧目观望。
街道依旧有些开门做生意的,但有差不多一半的门店面都是关着。开门的门店面,除了一些生活所需的杂货店,还有就是一些做营生的,比如说理发店等。
高档生活品店,都没见有,估计是都躲难去了。
杨继业身穿举人服,虽说依旧是少年外貌,但作为文朝人,对举人服还是能够辨认的。走一阵,有一个身穿秀才服的偏老大人,迎着杨继业而来,老远就拱手见礼,“前辈安好。”
杨继业见对方如此说,也忙揖一礼,说,“老先生好,我不过是侥幸,运气好一些罢了。可当不得老先生如此。”
“客气客气,达者为先。这是读书人的古训,不可违背。”老者说。
“老先生,长幼之序,也是古礼。长者为尊啊。”杨继业笑呵呵地说,“请问老先生,泾延镇目前如何?苏杭倭寇之乱,现今如何?小生游学到此,也想知倭寇之乱实情,而后,想为除倭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
“小先生心忧天下,志存高远,爱怜黎民,令人敬佩。”老者也不知杨继业是真要为了除去倭寇,还是因为年少不知轻重,不明危险,跑到苏杭来。
好在老者还是将这边的情况说了一些,这些也都是道听途说。两人说一阵,老者感概地说,“倭寇之恶,今年苏杭秋试不开,延误了多少学子进学。”
“如今倭寇聚集在何地,人数有无扩大?官府这边抗倭有哪些举措?地方上又有哪些举措?苏杭这边,对于抵抗倭寇乱境的英雄,都有哪些人?”
在街上聊,泾延镇对于老者也是熟悉,便有人过来听天命说话,却不敢插嘴。有人将杨继业这样的举人老爷到泾延镇的情况,报知掌事人。掌事人便过来,与杨继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