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四章 郑芝龙(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需要多少银子呢?”郑芝龙接着问道。

    “这种战舰航速可以达到12节,比现在任何一种红夷战舰都要快。可以装备12到16门大炮,水手只需要百十人足矣。售价嘛,二十万两银子一艘。”

    郑芝龙合上了夹子:“老人家,孙公子,你们给郑某看的不是你们最好的火炮和战舰吧。”

    “将军真是快人快语。”陆天翔笑道,“将军见谅,这的确不是我们最好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比现在任何一个红夷人的都要好上数倍。将军吃的是海上的饭,我榆林湾可以保证,将军如果能够配备20艘我们的战舰和火炮,那么整个南洋将会是将军的天下。”

    “哈哈哈哈,老人家也是诚实之人。”郑芝龙笑道,“郑某明白国之利器的道理,孙公子,麻烦你算一下,20艘战舰,300门400丈火炮,300门小炮,5000支自生火统,需要多少银子。”

    所有的穿越者都目瞪口呆,什么叫土豪,这才是真正的土豪。榆林湾为了2艘战舰上马都能吵翻了天,看看人家,一出手就是20艘。

    孙天昊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将军稍等,我这就算。”

    一阵噼里啪啦的算盘响过,孙天昊大着胆子说道:“郑将军,一共需白银490万两。”

    “孙公子是不是忘了加上统弹和火药的费用了?”郑芝龙微笑道。

    “对,对,将军见笑了。”孙天昊又扒拉了一遍算盘珠子,“加上火药和统弹,将军,算您500万两白银如何?”

    “呵呵。”郑芝龙笑道,“孙公子,咱们第一次交易,郑某也是个爽快人,就这么定了。这是第一批货,以后郑某还要经常叨扰各位,只是不知孙公子何时能交货呢?”

    除了孙天昊,包括陆天翔在内的5个穿越者都在心里暗问:“这是谁定的价格,要少了。”

    只有孙天昊在心里暗暗叫苦:“这他妈是我自己定的价格,怎么就没听许朗的话呢。”

    由于陆天翔这阵子一直忙着陪郑芝龙兄弟,孙天昊没去请教他,而是问了许朗这郑芝龙到底有多少钱。许朗告诉他,根据后世的记载,郑芝龙集团垄断了大明沿海贸易,单靠高价出售海上通行令旗,每年获利就超过千万两白银。“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二千金,岁入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郑芝龙之盛,连此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都无法与之竞争,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贸易上。史载郑芝龙部下成员,个个富至千万,少者百万,户官郑泰守金门,资以百万计。

    可孙天昊在心里暗暗打了个折扣,觉得这史书上有点吹牛,一年收入千万两,那岂不是把整个大明朝都能买下来了。所以在定价问题上,孙天昊努了努力,使了使劲,没想到还是要少了。

    “孙公子,何时才能交货呢?”见孙天昊迟迟不回答,郑芝龙又问了一遍。

    “哦。”孙天昊回过神来,不敢再在郑芝龙面前耍心眼了,“如果郑将军能将原料备齐的话,快则一年,慢则两年,我们就可以全部交货。”

    “为何还有快慢之分呢?”郑芝龙有些疑惑。

    “将军见谅。”孙大雷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榆林湾是个小地方,我们平时制造一些火器战舰,都是为了自保而已,从未出售过。因此我们制造的能力有限,将军这次需要的量是极大的,我们需要扩建船坞和作坊,招揽工匠,因此在时间上嘛,可能会有一些延误。”

    “原来如此。”郑芝龙表示了理解,“原料的事,郑某会想办法尽快备齐。但不知这定金孙公子想收取多少?”

    “按照规矩,我们需要收取三成定金,也就是一百七十万两,剩下的我们可以定个计划,按照交货时间一步步支付。”

    “孙公子的确是精明人。”郑芝龙笑道,“不用那么麻烦了,我支付给你们三百万两,剩下的银子,我会找人跟你们对账,从原料里扣除。”

    “如此多谢郑将军。”孙大雷恨不得抱着郑芝龙亲几口,三百万,这得抢多少运金船啊。

    “老人家,诸位仁兄。”郑芝龙谈妥了订货的事,又问道,“不知诸位有没有需要郑某帮忙的地方,郑某不才,自当尽力。”

    “将军又客气了。”陆天翔说道,“不知将军在台湾的基业如今进行的如何?”

    “老人家也知道郑某去台湾的事吗?”郑芝龙暗暗惊奇,自己往台湾移民搞开发的事,这些人是如何知道的。

    天启六至七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农历二月,郑芝龙利用此机会,自率船队袭击福建漳浦,劫掠金门、中左所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犯泉州、厦门,袭铜山,陷旧镇,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官俞咨皋的进剿,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官兵疲於奔命,莫可奈何。奔袭中,郑芝龙等还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往投靠。

    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此时郑芝龙已经接受招安,在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