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与江仁的只有一屋之隔,然后,阿念的屋里每天香喷喷的,江仁的房间,那就是猪窝的代名词啊。江仁就一张皮是干净整齐的,据阿念说,江仁冬天一个月洗一次脚。然后,江仁的解释是,脚又是穿在鞋里的,没人看到,脸干净就行了呗~他每天洗脸~
何子衿:……
当然,中秋节后江仁从老家回来,特意带了一盒子干果给经常过来替他们收拾屋子的丸子,知道人家小丫环平日里收拾猪窝辛苦。
待八月底,在家吃了回螃蟹,何子衿与三姑娘就准备着去州府参加斗菊会的事儿了。这次胡文也说一道去,胡文是去代胡三太太给在蜀王府做属官的兄长送重阳节礼的,何姑丈知道后干脆让陈二郎跟着一并走一遭。
斗菊会什么的,都是熟门熟路了,何况有芙蓉坊安排,并不麻烦。今年秋闱,何恭还在州府等着放榜,何子衿主要也是想去瞧瞧自己老爹。何恭见着闺女也挺高兴,趁着空闲还带闺女去喝烤茶,没带三姑娘的原因是,胡文与何恭说好,他带三姑娘出去玩儿了。何恭素来开明,想着,大家都是打年轻时过来的,反正年底也要成亲了,大手一挥便准了。三姑娘其实早有准备,这次来带了身男装,换好后与胡文一道出门游玩儿。
除了喝烤茶,何子衿又去拜会了芙蓉坊李五爷的妻子江氏,江氏早命人去看过花儿了,知道何子衿今年只得两盆,余下的都给蜀王府买走了,笑道,“大姑娘这名气着实不小。”
何子衿笑,“各花入各眼,大概是今年运道好。”
江氏与何子衿道,“我家太太听说了你的名声,知道你斗菊会要来,提前与我说了想见大姑娘,大姑娘与我过去见一见太太吧。”
何子衿笑,“去岁来的时候便该向李太太问好。”看来她如今名气的确大了。
江氏抿嘴一笑,捏一捏何子衿的手,有些歉意。何子衿回之一笑,心下明白去岁她过来时江氏将亲女与继女悉数介绍给她认识是真心结交,而这位李太太大去岁大约是没瞧上她。
李太太住的地方自不消说,比去岁来访时江氏的院子更加宽敞,屋里摆设也颇是讲究。李太太瞧着比陈姑妈还要老些,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在脑后挽了个圆髻,髻上插二三金钗,一身富贵,见着何子衿也是笑的,只是嘴边两道竖纹露出几分厉害。
论气质,远不能与宁老太太相比。
何子衿行过礼,笑着递上礼单,“乡下地方,都是些土物,给您尝尝鲜儿。”
李太太接了礼单,笑,“大姑娘客气了,请坐。”
李姑娘与江氏之女江赢也在李太太身边,去岁已见过,此刻同何子衿彼此见礼。甫闲话几句,李太太便笑道,“我听说,连王府都向大姑娘买花儿了。”
何子衿谦道,“一则祖宗庇佑,二则多赖贵花坊相助,三则斗菊会公道,方能扬名。”
李太太笑着添一句,“四则何大姑娘慧质兰心,能养出这样的好花儿,才有这番机缘。”
何子衿微微欠身,“您过誉了。”
李太太打听,“蜀王府喜欢姑娘的花儿,也是姑娘的机缘,姑娘此次来州府,该去王府请安才是。”
何子衿唇角一勾,露出一抹笑,却是不接李太太这话。李太太这把年纪,该有的阅历自是有的,识趣的不再说这个话题,只问何子衿今年的花儿准备的如何,来州府住哪里,吃食可还习惯之类。待中午,李太太留饭,何子衿只说父亲在外惦记,执意辞了去。
江氏送谢莫如出去,丫环婆子在后缀着,秋意已深,花木逐渐凋零,江氏轻声道,“今日风有些大。”
何子衿闲话一般,“我一来州府就转向,不知这是哪方的风。”
这话有些深意,江氏笑,“你那花儿有福气,风是自福地而来也说不定。”
说着话,二人已至二门前,何子衿侧头望向江氏,江氏伸手给何子衿理了理披风的系带,道,“有好几家打听过你,你要多留心。”
何子衿有些不解,“蜀王府令州府大户不安么?”
江氏笑,“这些我就不知道的。”
何子衿福身一礼,“多谢您。”江氏与李太太本是婆媳,如今看来却是两样立场,她为什么要提醒她?
江氏一笑,释了何子衿的惑,“当初让你的花儿以芙蓉坊的名义参加斗菊会,是我的提议。子衿,还记得我姓什么吗?”
“江奶奶。”
是啊,她一直喜欢听人叫她江奶奶,而不是李五奶奶。江氏不再多说,道,“今次斗菊会的事不必你操心,只是不能畅快相谈。我就送你到这里吧。”
何子衿道了谢,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