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都被他们讨了过去,那我们大唐的学子该怎么办?”
“朝廷和我花了这么多的银子,难道就是供养那些不是大唐人的读书人吗?”
房玄龄重重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都没有多做思考,就定下来了一定要拒绝的想法。
大唐周边的国家可不只高句丽,吐蕃这些。
零零碎碎有好几十号。
高句丽讨要一百,吐蕃拿走八十,百济、室韦再来分一杯羹。最后这所给大唐人办的太学,岂不就是成了异邦人的乐园?
但该怎么拒绝?
国子监里明晃晃十好几号高句丽的读书人,让房玄龄想不出用什么样的理由否决这个提议。
看着房玄龄满脸的为难之色,林深笑了笑:“至于拒绝他们,不是很简单?”
“大唐的这两所太学院是民学,而不是官学。”
“萧瑀也好,我也好,都不过是代替百姓作为管理。”
“给他们两条路。”
“第一条,只要他们能说服大唐百姓,让大唐百姓给他们让——”在这个让字上,林深格外加重了读音。
“让出名额来,那让出来多少,我们就给他们多少名额。”
“至于第二条路……明德太学和长安太学,现在的入学报考要求,只有识字这一点。”
“让他们过来考试,能考多少人进来,就有多少人能在这两所太学读书。”
“要是有本事,这两万个名额都可以是他们高句丽的。”
林深话一说完,房玄龄立马喜笑颜开。
看起来是给了他们选择,但实际上这两条路都是死路。
尤其是第一个选择。
高句丽人要真是敢这么去办,敢壮着胆子去说服普通百姓,那可真的是够厚颜无耻的。
而且他们这种行为注定不可能成功,只会让他们越来越讨人嫌弃。
两万个名额看起来不少。
但报考的人数已经有十数万了,这些人都紧紧的盯着这两万个名额。
甚至长安城不久前还发生了一件事儿。
两个读书人吵架,他们嘴里骂人最狠的一句话,就是“你这辈子永远考不上太学院。”
可想而知,这两所太学院,在他们这些人的心里地位了。
至于第二条路就更不用多说。
高句丽的读书人再有本事,也比不过耳濡目染的大唐人。
就算他们真的有本事考入进来,那四年后……说不定这些人就改头换面成大唐人了。
房玄龄看着林深,眼神感慨:“楚王殿下怕是一早就做过这样的打算了吧?”
果然,在朝堂上的那句话是极其正确的。
有什么拿不准的事就找楚王殿下请教,就算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那也一定会有一个明确方向。
林深点点头:“高句丽人向来无耻之尤,自然得防范着一些。”
房玄龄缓缓站起身:“今天受教了,明日我便用这个理由去拒绝他们。”
房玄龄也没有多逗留,匆匆的来,又匆匆离开。
第二天下午。
茶楼里。
两名高句丽人面对面坐着,其中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