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任何声响,以至于让许多人都忽略了这本杂志——这可是雨果后援团里最坚实的支持者,甚至超过了“洛杉矶时报”的忠诚,以至于被人们调侃为这就是雨果的狗腿。
这一次,“美国周刊”以六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了一系列照片,同时还撰写了一篇文章,刹那之间就改变了这一次舆论风暴的发展态势。
一位名叫道斯-卡特的记者向“美国周刊”兜售了这组照片,一张是安东尼满脸狰狞指着亚当怒骂的照片,但亚当却是一脸隐忍地站在台阶上;一张则是安东尼跌倒在地上,亚当距离安东尼至少有五步距离,没有任何接触;一张是亚当把猎枪对准天空开枪,安东尼依旧躺在地上;一张是安东尼屁股粘着尘土和道路中央一滩水渍的对比照片。
这组照片一共四张,再搭配道斯第一人称的解读,完整地还原了当天的情况,同时也将事情的起源完完整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道斯解释了当天他抵达现场之后看到的一切,他诚实地表示他不知道之前安东尼和亚当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却清楚地看到,安东尼不断在挑衅亚当,显然安东尼就是在刻意激怒亚当。而亚当的回击虽然狠绝而犀利,但事实上却根本没有危机到安东尼的生命。
最后,在这篇报道尾部,道斯如此写到,“毫无疑问,安东尼又再一次复制了1993年金球奖事件的套路,试图用激怒对方、引。诱对方出手的方式来制造新闻爆点。只是这个手段运用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到底算不算违法,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当我在离开之前,试图和雨果父亲进行沟通,但他显然已经不愿意相信记者,他只和我说了一句话,‘他是我儿子,唯一的儿子’。看着那个男人离开的背影,我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道斯的这篇报道整体感觉十分客观,没有刻意谴责安东尼,也没有刻意维护亚当,同时也没有撰写一些煽动情绪的语句。但通篇阅读下来,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两个事实:一个是记者为了挖掘新闻爆点不折手段;一个则是雨果和亚当之间的隔空互动清晰呈现出来。
“美国周刊”的这篇报道刊登出来之后,刹那间掀起了轰动。
道斯的故事详细解释了事情的起源,让人们明白这一切都是安东尼的刻意挑衅,是一个人都会给予反击,那么所谓的“家庭暴力”推测也就不再成立,要知道,西部男人可不是会逆来顺受的娘娘腔。由此延伸下来,最近“纽约邮报”对于雨果私生活、事业发展的所有推测也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再加上又没有事实证据,刹那间所有传言都不攻自破。
同时,雨果面对记者们的强势和蛮横,与亚当维护儿子的拳拳之心,交相辉映。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亚当面对记者时强硬回击的理由,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雨果面对记者时无所畏惧的真情。
事实上,这个故事才是有说服力的。因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雨果给予大众的形象一贯如此,道斯故事里的无数细节悄无声息地就与雨果的形象契合在了一起,而雨果面对记者们情绪失控的事情也就找到了理由。
几乎只是转眼之间,整个形式就发生了逆转。
“美国周刊”的报道与“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的事情结合起来一起阅读,人们很容易就发现一个事实:新闻媒体已经不是他们印象之中的无冕之王了,他们为了新闻爆点、为了商业利益可以不折手段,就连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的权责也可以成为利用对象,正如“纽约时报”所说,这是崩溃的开端。
如果再上升一个高度,人们不由回想起罗德尼-金事件和迈克尔-杰克逊事件,正是因为新闻媒体以利益为驱使,这才导致了冤案的接连发生,现在,雨果又成为了媒体利益的牺牲者。
于是,整个社会舆论立刻开始失去控制,所有社会专家纷纷加入,对新闻产业的发展表示了担忧,而“纽约邮报”和“国家询问报”为首的媒体更是成为了被谴责的对象,认为这就是失去了新闻自由灵魂的堕落者代表。
原本还势均力敌的舆论浪潮,顷刻间变了天,“纽约邮报”和“国家询问报”似乎就要面对着又一次的覆灭之灾,而一年前的险境还历历在目,这一切就好像是轮回。
在这狂风骤雨之中,道斯-卡特却是出现在了雨果的面前:他已经递交了他的投名状,现在就是他取得雨果信任的重要时刻了,他,能够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