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约翰-纳什的生平是一件十分十分困难的事,其实改编任何一个真实人物的传记都是十分困难的。
因为一个人的一生很难被短暂地被包含在九十分钟或者一百二十分钟之内。在这些人物的人生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发生,所以剧本很难像原创剧本一样,把目光集中在一件事上,起承转合讲述地详实而细腻,仅仅把一个故事讲述完整就算是成功了。
传记之所以被称为传记,不仅仅因为整个故事里包含了人物生平里的诸多重大事件,还因为即使是聚焦于一个事件,也势必需要展现这个人物身上的重大特质——他为什么值得被改变成为传记,是激励人心、是铸就传奇、是书写伟大、还是改变社会?
想要展现出这一特质,人物塑造就无比重要。这也是许多传记最大的弊病——生平记事串联在一起,沦为流水账或者纪录片,浮光掠影之中根本无法感受到历史的重量或者人物的特性;再不然就是在事件叙述和人物塑造之间难以寻找到一个平衡,讲述了事件的历史重要位置,却忽略了人物雕刻,反之亦然,往往顾此失彼。
如何将人物本身与重大事件缠绕在一起讲述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三维故事,这是传记最大的挑战!
约翰-纳什的传记十分难以改编,因为它没有一个着力点,博弈论的出现仅仅只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没有办法成为整部电影的核心故事,而约翰患病的时间又十分漫长,前后长达十年,并且可以延伸到约莫二十五年的阶段,都可以感受到约翰不断在挣扎的过程。这使得剧本改编无比困难。
它没有办法像马丁-路德-金或者亚伯拉罕-林肯的传记一样,集中在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然后延伸出前因后果,构建出一个故事;但它也不能像是白开水的流水账一般,单纯讲述约翰的整个生平,无数琐碎而细小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故事。
精神疾病是一个切入点,可以作为时间点,而“名利场”的那篇采访还给了雨果一点灵感,约翰和艾丽西亚的爱情可以成为另外一个核心思想,构建起整个故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远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在2001年版本的“美丽心灵”之中,负责改编剧本的是阿齐瓦-高斯曼。
在阿齐瓦的履历表之中,作品有好有坏,他和乔-舒马赫是至交好友,他们一起合作了“终极证人”、“永远的蝙蝠侠”、“杀戮时刻”、“蝙蝠侠与罗宾”等多部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是阿齐瓦却为“美丽心灵”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主要是得益于他的成长环境——他的父母都是心理治疗师,专门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儿童,这使得他对心理问题有深刻的研究,这帮助他完成了超高质量的“美丽心灵”。
雨果是古典文学出身,他对心理问题的了解肯定没有阿齐瓦深入,但是雨果自己亲身体验过那种痛苦,所以角度不同、细节也可能不同。当然,最重要的是,从“日出之前”、“尽善尽美”两部作品就可以看出来,雨果对于细节的刻画和节奏的把握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这让雨果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
最终改编剧本会呈现出什么模样,即使是雨果自己也无法下定论。
由于这是雨果第一次尝试改编剧本,这和原创剧本截然不同,因为雨果不可能凭空就塑造出一个角色,对于编剧来说不可以,对于演员来说更加不可以。所以,在动笔之前,雨果开始翻找大量的资料,去调查了解约翰-纳什的生平。
但这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在开始阶段就给了雨果当头棒喝。
虽然约翰是蜚声世界的数学家,但他却根本不能算公众人物,所以想要找到记录他年轻时代的影像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雨果能够寻找的资料只有八十年代之后,约翰出席公众场合和科学研讨会的录影带——而且十分稀少,另外,雨果不断反复研读西尔维娅-纳萨尔撰写的约翰-纳什同名传记,并且把约翰的著作都翻出来阅读。
这着实是苦了雨果。数学和经济对雨果来说几乎就是天书,不要说理解了,就连阅读都有问题,他清楚地明白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但连贯起来整篇文章就好像是外星文字一般,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雨果得到了查理兹、约瑟夫、萨摩拉等人的帮忙,大家都集中精力帮助雨果阅读资料,然后试图通过更加形象生动的方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