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忍不住道:“殿下的方案不是不可以,我们只需要制作一种专门的刻字套,将它固定住,就完全能做到一个字一个字单独刻,但制作几千几万个完全一样大的小木方,会不会很困难?”
郭宋微微笑道:“专业人做专业事,你们觉得很难,但木匠却觉得很简单,一个手艺高明的木匠,每天可以做出几百个,一个月做出上万个。”
这个方案真的很不错,一名老工匠兴奋道:“我们还可以做一种专门的活字木雕盘,盘中有很多格子,然后每个格子放一枚活字,一盘雕版就固定住了。”
另一名工匠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道:“我们还可以筛选出一些常用字,然后专门让徒弟刻,每个字刻上一百个,专门放一盘,遇到这些常用字就不用刻了,随手拿一个备用的过来,这样也会省下很多精力。”
还有一名工匠长长叹息道:“我们很多板子都只印刷了一次,像私人委托印刷的书籍,印刷一次后,板子就束之高阁,这样的板子有成千上万套,根本就无法重新利用,完全浪费了,可如果是活字的话,这些字完全可以再利用到别的书籍中去。”
又一名工匠脑中灵光一闪,立刻道:“把这些没用的雕版全部切成单字小方块,不就都利用起来了?”
主事拳掌一击,“大家说得太对了,这样的话本钱就省下来很多。”
众工匠越说越兴奋,周围的陪同官员却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晋王的一个建议带来如此大的效果。
这时,郭宋又抛出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建议。
“我觉得这是一门很好的生意,以后把印刷的事情交给民间去做,你们就只做一件事,专门刻字,民间的印刷店来问你们买板子,不,应该说来租赁活字。”
郭宋回头对印刷工坊主事道:“再招十几个人专门负责拼板子,根据印刷店提供的手稿拼出板子给他们,印刷结束后,他们再把板子还回来。”
主事半晌道:“会有这么多客人来租赁板子吗?”
“肯定会有,以后每个州每旬都要出《州邸报》,一份邸报要印刷几百份,这种《邸报》用完一次后,板子就不用,正好适合租赁。”
这时,郭宋忽然意识到租赁活字的想法引出会爆炸性的效果,一般私人想印刷自己的小说诗文,没有几百贯钱是办不到的,主要成本就是刻板费太高,可如果变成租赁活字,那么可能几十贯钱就够了。
也不需要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雕刻匠,天下只需要一家活字租赁店,几十名刻字匠,然后在天下各州开分店,这样一来,文化传播中一个最大的拦路虎就消失了。
以后还会出现铜活字、铅活字,更加耐用,更加精细。
郭宋忽然又想到报纸,租赁活字对报纸尤其有用,报纸每天都要印刷,不可能每天都刻一副雕版,那么租赁活字来拼成活雕版,印刷报纸就成为现实了。
有了报纸,各种商业信息,各种广告,各种市井新闻,各种朝野大事,每一个百姓都能看到,自己的妻女也有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而且报纸也可以进行舆论监督,这就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宋朝的平民社会就会提前到来。
想到这,郭宋对主事道:“以后天下就只有你们一家活字租赁店,你们可以在天下各州开分店,从此以后,天下就不再需要雕版匠了。
主事也被这个巨大的前景震惊住了,他结结巴巴道:“可是没有那么多纸啊!”
一句话提醒了郭宋,纸也是一个大问题,但只要有需求,应该很好解决。
.........
郭宋想办报纸的想法由来已久,只是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
这次视察官办印刷工坊使他意识到,办报纸的想法在技术上成熟了。
所以郭宋在参事堂上提出办报的想法后,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首先官办《邸报》,大家一致同意,尤其办《州邸报》,有助于朝廷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至于成立活字租赁社,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郭宋提出允许民间办报的想法后,众人都没有明确表态,大家态度暧昧,不肯支持其实就是反对了。
这里面主要涉及到一个舆论权的掌握问题,所有的参事都是老谋深算的政客,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允许民间办报会出现什么后果。
郭宋看了众人一眼,缓缓道:“民间办报是一种新事物,对新事物出现,我们不能用怀疑、甚至敌视的目光审视它,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应该允许它出现,如果有一天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