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晚成说,不管是什么酒,只要酒味好,你就不能藏私,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才行。
杨志远过完春节以后是在周洛搞了些新动作,他没有告诉向晚成是不想把动静搞得太大,别到时事情没搞成,到最后变成了雷声大雨点小,弄得自己收不了场,所以杨志远决定自己先做尝试,如果真对农村工作有实际意义,再告诉向晚成也不迟。
杨家坳去年产值上亿,杨志远感觉今年要想再有大的突破,只怕有些困难,这是每一个发展中的公司都会遇到的瓶颈问题,因为基数越大,往上走的难度越高。就拿杨家坳出品的茶叶来说,杨家坳的‘杨家毛尖’系列、‘眉儿金’现在在省内外的名气是越来越响,几乎可以和西湖龙井一较高低,这品牌一旦做开了,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这时问题就出来了。‘杨家毛尖’去年产值三千二百万,较前年的产值只怕是翻了好几番,但今年只怕连翻番都会困难。这是为何,这是受山地条件的制约,因为杨家坳再怎么挖潜,它的山地资源就那么大,‘杨家毛尖’做到五千万就可以说是到头了,要知道这二年杨家坳适合茶树生长的荒山野岭都已开垦完毕,石柱峰那一带自然也是出好茶的地方,但杨志远总不能把靠近石柱峰那一带的原始森林砍伐了全部移栽茶树吧,这种图一时之利而坏杨家坳百年根基的事情杨志远肯定不会去做。
可现在杨家坳的形势大好,‘杨家毛尖’销售旺盛,杨志远既想发展,又想保持‘杨家毛尖’的品质,怎么办?唯一的方法就只能外延。怎么外延,杨志远自有自己的办法。他向杨家坳周边各村拥有山地资源的乡亲广播信息,和周边的父老乡亲签订承租合同,大量承租周边父老乡亲的山地。如果光承租山地也没什么新鲜的,杨志远有些变通。杨志远先和乡亲们签订承租合同,以二十年为一个周期,租金每五年结付一次,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杨志远还按每五年10%的速度递增租金。杨家坳承租的山林自然也不全是荒山野岭,山上会有些梅、桃、梨、李,还会有成片的茶林,所有的这些杨志远都入档,登记在册,评估价值,把山林这二十年能产生的价值计算在内,依价值按年支付利息。自然这山林二十年里所产生的收益归杨家坳所有,亏本赚钱全由杨家坳来承担,与乡亲们无关,乡亲们这二十年里旱涝保收,二十年后,依据登记在册的林业资源,原物退还,损失的部分杨家坳依据二十年后的物价进行赔偿。杨志远把这叫做‘山林银行’。此为初步,还有后续。
山地租下来以后,所有的山地,都由杨家坳统一安排统一管理,杨家坳会根据山地的特质,合理安排,种茶的种茶、栽经济林的栽经济林、插菊的插菊、培植苗木的培植苗木。杨家坳统一布置完成以后,杨志远返聘山地的主人为杨家坳工作,根据山上的劳动强度按亩计价,工资于次月十日前准时发放,杨家人只负责督查、监督病虫害的统一防治,统一质量检验标准,其余的事情都交由原有山地的主人自行管理。当然为了防止偷懒造假,杨志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和奖罚标准,比如,各家各户都有一本工作流程日志,每天的浇灌、有机施肥等等都必须有详细的记录,而负责督查的杨家人每天都得在日志上签字画押,不管是山地的主人还是杨家人,如果没有按规定办,谁出了问题谁负责。
杨志远此举自然就比余就的生资服务公司只与农户签约收购农产品简单松散的合作关系前进了好几步。余就听杨志远这么一说,直摇头,说,乖乖,志远,你这一招真是厉害,你这是既分工又合作,既控制了质量又分摊了工作量,既让乡亲们不必为产品的销售担忧可以一心一意抓生产,又没有让乡亲们因为转包了山地而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乡亲们有一份工作,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这可真是一举多得啊,难怪我们一进入周洛,就感觉到周边的山村变化很大,到处在开荒垦地,原来是你杨志远给乡亲们注入了动力。
向晚成笑,说,志远,你这哪里是什么旧瓶装新酒,你这简直是给酒贴上了新的标签。这可以说是山区农村工作的一种新探索。